高府办发〔2025〕15号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人民政府办公室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印发《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城垦殖场,市政府各部门: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赣财建〔2022〕27号)和《江西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做好2025年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赣商务流通字〔2024〕170号)等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为基础,以整合优化物流资源为重点,以标准化、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推进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升级改造“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完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级服务网点基础设施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村共同配送,提高县域物流标准化水平,建设县域物流数字化运营平台,布局建设冷链物流设施。
物流体系日趋完善。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功能健全并且紧密连接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确保与城乡间的配送网络形成高效协同。到2027年,新建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满足快消品统仓共配需求;升级改造供销集配中心1个,具备电商快递统一仓储、集中分拣等功能;提升改造乡(镇)物流配送站和村级服务网点,县域内乡村末端网点共享率达到20%以上。
资源整合更加充分。围绕县域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将快消品、快递、农副产品作为关键供应焦点,汇聚县域内的商贸合作伙伴资源,包括经销商、代理商等,共同推动统仓共配体系的建立。到2027年,配送中心全年配送量占全市全年配送量20%以上,配送中心实现县域内商贸物流、零担专线、冷链物流等资源整合率达20%以上,实现对县域内10%以上快消品资源开展统仓共配。
物流运作效能大幅增强。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趋向集约化运作,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通道被全面拓宽,有效推动农产品的顺畅外销,同时加快工业品及消费品向乡村地区的深入渗透,实现城乡经济间的紧密融合与协同发展。到2027年,物流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全年平均库存周转次数达9次以上。
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采用更加先进、高效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调度,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到2027年,升级改造数字化运营平台1个,标准化托盘(周转筐)使用率达到50%以上,标准化车辆使用率达到50%以上,物流业务系统使用率达到60%。
二、工作举措
(一)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满足县域内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为前提,打造集常温仓储、冷链仓储、农副产品、食品副食品、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其中分拣设备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超过530个分拣格口,可满足城乡21个乡(镇)及100个城区驿站、299个农村代投点邮件分拣处理,日处理进出口量可达15-20万件,仓储面积超过0.8万平方米(不含二楼仓储),可提供本地电商及外地回乡办企电商入仓需求,整合县域内粮油类、食品类、酒水类等主要的经销商、代理商入驻配送中心,提升全市商贸流通效率。到2025年底,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到2026年底,配送中心全年配送量占全市全年配送量10%,全年平均周转次数6次;到2027年6月,配送中心全年配送量占全市全年配送量20%,全年平均周转次数9次。(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商务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财政局)
(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建设“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中心,整合零担专线、快消分拨、电商物流、冷链仓配、涉农物资下乡等资源,实现统仓共配及县乡村三级一日一达,最迟二日一达的高效配送,推动供销集配体系扩面提质增效。到2026年底,供销集配体系联网成型,各项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配送中心实现县域内快递物流资源整合10%;到2027年6月,集配中心实现县域内快递物流资源整合20%。(牵头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三)乡村末端配送网点建设。提升改造21个乡(镇)配送中转站,299个村级服务网点,整合供销、快递、交通、零担、商贸等3个以上业态,重点规范服务点内部设置,配备电脑/移动终端、货架、打包工具等设施,统一门头标识,配备工作人员,并引导网点到物流中心统一订货。对连锁企业、电商快递企业现有终端网点和智能投递终端进行优化、改造和提升,解决老百姓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到2026年底,完成60%的乡镇配送站和村级服务网点的升级改造,县域内乡村末端网点共享率达到15%;到2027年6月,完成所有末端网点建设内容并投入运营,县域内乡村末端网点共享率达到25%。(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四)推动县乡村共同配送。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点、村级末端网点作为统仓共配载体,改造一批客运车辆,用于“交邮合作”,在21个乡(镇)推广“农村客货邮”试点,逐步推进提升覆盖率,推动县域供销、物流、电商、快递、商业连锁等资源整合,引导快消品、快递、冷链、零担货运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整合粮油类、食品类、酒水类等商品经销商、代理商将货品运送至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对不同来源渠道的货品进行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综合考虑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级服务网点分布、送货时间、货运量等因素,合理配置运力资源,设定配送路径,提升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到2026年底,配送中心对县域内主要的商贸企业进行整合,对5%的快递、冷链、零担货运等物流资源开展统仓共配;到2027年6月,对10%的快消品商品开展统仓共配。(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五)物流标准化建设。购置标准叉车、托盘、周转箱等单元化器具,提供给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内的快递、零担、农资、商贸等业态使用,实现带板 (筐) 运输,最大程度地实现配送设备的循环共用。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车辆标准体系,购置标准式货车,同时对整合的配送车辆进行标准化改造,到2026年底,标准化托盘(周转箱)、标准化车辆使用率达到30%;到2027年6月,标准化托盘(周转箱)、标准化车辆使用率达到50%。(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财政局)
(六)县域物流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建设1个县级物流数字化运营平台,具备WMS、TMS、OMS、视频监控、数据展示等功能服务,覆盖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物流各个环节,为全市各类商贸物流市场主体提供 WMS、TMS、CRM、结算等功能服务,打造开放、共享的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级物流数字化运营平台。并与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平台对接,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中转站和村级网点进行数字化、可视化服务升级改造。到2026年底,完成数字化运营平台搭建;到2027年6月,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内容并持续运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内企业全部接入此平台。(牵头单位:商务局。责任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工信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
(七)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立足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打造江西高安智慧冷藏供应链基地,使其成为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的农副产品冷链供应基地,并以冷库冷冻冷藏为核心、以冷冻食品产品展示与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为主题,以冷库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交易信息化网络系统、冷库智能化管理系统为辅导,发展与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技含量高、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现代化绿色食品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到2025年底,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完成;到2026年底,完善冷冻冷藏、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设置低温库(冷冻库)、中温库(冷藏库)、高温库(恒温库)等不同的温度区域;到2027年底,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并持续运营。(牵头单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项目管理。出台《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项目遴选、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绩效考核等内容。建立项目进度定期报送制度,调度项目完成情况、投资进度情况等内容,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顺利的给予鼓励,对项目滞后的进行提醒,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项目专家指导制度,吸纳相关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参与,负责对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及项目评估。做好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实施、项目资金使用、项目产出、项目效益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形成绩效自评报告,按程序上报。
(二)强化资金管理。研究制定《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支持方向、项目类型、具体内容、支持标准,对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和绩效管理,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和支出监督,不定期对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和专题调度,对项目任务进展缓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保障,将县域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对需要新建、扩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的,依法依规给予征地支持。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县域物流相关项目立项、要素保障、车辆通行便利化、纾困解难等持续发力,确保试点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附件:《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管理,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强化项目建设监督,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9〕50号)、《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供销联社综合司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支持实施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办建〔2022〕18号)和《江西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实际情况,制定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是指按照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的相关文件要求,经县政府申报,宜春市商务局、供销联社联合推荐,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组织专家进行材料评审和线上答辩确定试点县,通过省级专项资金引导建设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第三条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政府统筹管理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由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商务局牵头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由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供销合作联合社共同管理。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政府制定联席会议机制,履行统筹项目管理职责。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监管责任人,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困难及问题,保障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
第六条 采取现场+材料审核的方式开展项目管理。
第七条 对项目开展中存在进度严重滞后、发现问题突出的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八条 对已确定的项目需进行变更的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报备申请进行调换。
第九条 针对已纳入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企业,如在当年度发生重大违法或因企业自身原因产生重大负面舆论影响的,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并协调主管部门将企业从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储备库中剔除。
第十条 引入审计、监理咨询等独立第三方管理机构,对项目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三章 项目验收
第十一条 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实施到期后,由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待全部项目验收完成后向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组织申请验收。
第十二条 对已完成申报且获批的项目清单,在不变更原有建设目标与成效的情况下,需进行调整的需先请示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项目调整。
第十三条 项目验收报告包含但不限于项目基本情况、建设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实施成效等内容。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实施到期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项目组织绩效自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500万补助资金按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完成情况补助拨付给承办企业。
第十五条 试点期满后,由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组织对试点县(市、区)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标准另行印发),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按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开展绩效评价,评价奖励资金按上级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奖励。
第十六条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项目单位近两年内不得存在违规、失信等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未按照本办法执行导致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出现进度滞后等一般问题的,由领导小组下令整改并进行通报。
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领导小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及项目主管部门;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核减、收回或者停止拨付资金,暂停其申报资格,将项目单位纳入严重失信名单(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相关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提请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者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省级预算内投资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省级预算内投资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四)项目建设规模、标准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而不及时报告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的;
(六)拒不接受依法进行的评估督导或者监督检查的;
(七)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 市主管部门制定的专项工作方案或管理办法中,对本办法涉及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政府视情况做相应调整后,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新修订印发管理办法,本办法自动失效。
本办法由领导小组共同执行,共同解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