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免疫防御,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等生理功能。熬夜、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造成对肝脏的损伤,而肝脏疾病早期病情隐匿,几乎无明显症状,因此,日常养护和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中医讲究夜间23点至凌晨3点是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养肝重在睡眠。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如果经常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足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长期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日常应做到少饮酒;作为肝炎病毒携带者,更应重视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应该做到不饮酒。
中医上讲,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功能息息相关。长期使用电脑、看电视、看手机,或者长时间看书,都会造成用眼过度。“久视伤血”,很容易使肝血不足。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的人群来说,应该适当休息一下眼睛,可以通过闭目养神、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视力疲劳,从而达到养肝的目的。
《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的是饮食搭配要合理,不可偏食。胡萝卜、大蒜、菠菜、包菜、空心菜、木耳、荠菜、蘑菇、百合等蔬菜营养丰富,利于滋补肝脏,应该常吃。也需要注意减少有害食物的摄入,比如黄曲霉素是肝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瓜子都含有较多黄曲霉素,不要吃发霉的这些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