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根据《江西省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赣办发电〔2024〕23号)、《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高办字〔2024〕63号)文件精神,经街道党政班子会研究同意,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现结合我办工作实际,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意见反馈时间:2024年3月1日——2024年4月1日
联系电话 0795-5289010
附:《瑞州街道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起草说明)
《瑞州街道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瑞州街道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和目的
为切实推进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根据《江西省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赣办发电〔2024〕23号)、《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高办字〔2024〕63号)文件精神,经街道党政班子会研究同意,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现结合我办工作实际,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二、起草过程
切实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推动各村社区、站所加强水域隐患排查治理,发挥涉水应急防控预警系统功效,落实重点水域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格局,从源头化解未成年人溺水的风险,全面防止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通过会议研究,最终完成本方案初稿。
三、主要内容
(一)整治内容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上旬)。各村社区、各村小要按照防溺水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清单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部署本地本单位本学校防溺水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中旬至10月底)。各村社区要深入开展辖区重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工作台账,督促水域巡查员落实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职责,加密巡查频次,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管控;街道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按照各自职责,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推进隐患整改;各村小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广泛深入开展防溺水安全集中教育,发动教师、志愿者上门家访,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家庭安全防范意识。要重点围绕防溺水“六不一会”要求,常态化开展“八个一”活动,一是浓厚校园宣传氛围;二是开展防溺水警示教育;三是组织开展“六不”知识默写;四是召开防溺水“体验式”主题班会;五是开展防溺水家庭教育;六是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社会宣传;七是成立同校同村学生互助提醒小组;八是建立学生家长“双承诺制”。各地各校要全方位开展防溺水宣传,浓厚全民防溺水工作氛围,防范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份)。认真分析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训,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对策措施。梳理工作经验,固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完善防溺水工作机制,常治长效。
(二)整治措施
通过组织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大幅度压降全街道溺水事故。
(一)摸清重点危险水域底数,细化安全隐患排查。各责任单位于每月30日前报送工作开展情况;防溺水工作中有好的亮点和经验做法及时报送。
(二)完善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召开一次部署会议、细化一个任务清单、上好一堂安全课、组织一次安全知识默写、开展一次上门家访、发起一次征文活动、持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三)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压实工作责任。要将防溺水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各户,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意识。同时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无监管孤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监护缺失的重点人群,指导各村(社区)落实好义务监管责任。
(四)完善防溺水救援机制,严格考核问责。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力,导致发生溺水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已发生的溺亡事件,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规定要求立即报告,对于迟报或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瑞州街道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推进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根据《江西省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赣办发电〔2024〕23号)、《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高办字〔2024〕63号)文件精神,经街道党政班子会研究同意,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现结合我办工作实际,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推动各村社区、站所加强水域隐患排查治理,发挥涉水应急防控预警系统功效,落实重点水域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格局,从源头化解未成年人溺水的风险,全面防止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二、领导小组
为确保专项行动扎实有效推进,街道办事处调整推进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况 荣
副组长:付建峰、邬向明、王保良、邓向辉、卢春阳、
孙六梅、陈卫国、罗峥屹、晏家琦、金辉斌、吴 骏、
李晓辉、叶 翔、梁来龙、陈卫民
成 员:各村(社区)书记、胡学文、易小波、
金 文、罗建华、喻 欢、黄丽文、驻村(社区)民、辅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应急处置救援组。办公室由晏家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各村(社区)分管教育干部、驻村(社区)民、辅警及村小校长,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宣传由罗建华同志任组长,成员为各村(社区)分管宣传干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应急处置救援组由王保良同志兼任组长,成员为邬向明、邓向辉、梁来龙、陈卫民、各村(社区)书记、驻村(社区)民、辅警,负责防溺水应急演练、现场应急处置救援等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上旬)。各村社区、各村小要按照防溺水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清单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部署本地本单位本学校防溺水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中旬至10月底)。各村社区要深入开展辖区重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工作台账,督促水域巡查员落实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职责,加密巡查频次,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管控;街道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按照各自职责,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推进隐患整改;各村小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广泛深入开展防溺水安全集中教育,发动教师、志愿者上门家访,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家庭安全防范意识。要重点围绕防溺水“六不一会”要求,常态化开展“八个一”活动,一是浓厚校园宣传氛围;二是开展防溺水警示教育;三是组织开展“六不”知识默写;四是召开防溺水“体验式”主题班会;五是开展防溺水家庭教育;六是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社会宣传;七是成立同校同村学生互助提醒小组;八是建立学生家长“双承诺制”。各地各校要全方位开展防溺水宣传,浓厚全民防溺水工作氛围,防范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份)。认真分析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训,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对策措施。梳理工作经验,固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完善防溺水工作机制,常治长效。
四、工作重点
通过组织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大幅度压降全街道溺水事故。
(一)摸清重点危险水域底数,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在2023年危险水域清单的基础上,继续对河流、湖泊、山塘、水库等水域和积水坑地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三个一律”,即对2018年以来发生过溺水事故的水域、易下水的水域和危险积水坑地,一律进行勘察并形成危险水域清单,并将《预防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摸底表》(见附件1)于4月28日前报送;各责任单位于每月30日前报送工作开展情况;防溺水工作中有好的亮点和经验做法及时报送。
(二)完善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各地及相关单位分头负责辖区范围、行业领域的“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毛竹杆)工程建设的补充更新,坚决落实辖区范围内水域安全管控;各村社区要落实防范主体责任,明确防溺水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积极组织辖区企业、村小开展预防溺水各项工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防溺水工作并报送防溺水巡查员信息表(见附件2);各村小要重点落实好“八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专题汇报、召开一次部署会议、细化一个任务清单、上好一堂安全课、组织一次安全知识默写、开展一次上门家访、发起一次征文活动、持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三)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单等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民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在辖区人员聚集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永久性全民防溺水的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全民防溺水安全常识。驻村民、辅警要结合“全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协同村(社区)干部走村入户进行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防溺水“六不”安全知识宣传家访,将预防青少年溺水知识和防范要点告知村民,提醒家长切实承担起监护职责,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要将防溺水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各户,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意识。同时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无监管孤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监护缺失的重点人群,指导各村(社区)落实好义务监管责任。
(四)完善防溺水救援机制,严格考核问责。各地按照《江西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要求,履行防溺水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水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点水域巡查值守;建立与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合作救援机制,配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建立溺水事故即时救援机制。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防溺水工作的处置预案,按照《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落实责任表》(见附件3)对各村(社区)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是对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补充更新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力,导致发生溺水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已发生的溺亡事件,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规定要求立即报告,对于迟报或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