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赣发〔2021〕6号)、《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党农字〔2021〕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宜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稳步推进全市“十四五”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着力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广大农村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当前已确定的35个县定“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下统称重点村,含“十三五”省、宜春脱贫村)进行补短强弱,加快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实现高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作示范、勇争先”的先行典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自2021年起,持续巩固拓展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缩差距、促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村级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有“十四五”县定重点村均建立一个以上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产业收益来源,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根据不同村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农村道路、城乡供水、燃气供应、数字宽带网络、物流快递进乡入村。
人居环境整洁宜居,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高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质量,力争到2025年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因地制宜逐步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大重点村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投入,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以及单户无子女重度残疾人关爱服务制度。完善村级便民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推进服务资源整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改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对与城区、乡镇集镇融合或半融合的重点村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逐步实现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支持政策
(一)加强产业发展支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作用,持续加大重点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帮扶资金中产业发展资金占比。推动相关转移支付倾斜支持重点村用于产业发展。支持重点村依托资源条件,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要求,打造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连片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完善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重点村产业发展组织化经营程度。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重点村合作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升农户参与度和受益率,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格局,让重点村和农村群众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二)加强资金投入支持。加大对重点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县定重点帮扶村原则上每年投入衔接资金不低于30万元(其中产业资金占比权重不低于70%)。加强各类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和纯净评价结果运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三)加强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安排,促进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投资向重点村延伸覆盖,集中行业部门政策,着力解决重点村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生活保障、卫生医疗、教育就学、住房饮水等实际困难,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文广新旅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四)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金融帮扶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信贷政策助推作用,拓展贷款担保方式,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重点村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允许新增贷款、续贷展期贷款在过渡期内继续给予贴息和纳入风险补偿。鼓励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推广发展价格保险、产量保险、“保险+期货”等新险种,扩大涉农保险保障范围,提升重点村保险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防贫保”理赔程序和理赔门槛,提升“防贫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探索推广“产业保”、“农房保”等保险,在农户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健全全方位金融保险保障,推进保险资金支持重点村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银监办、人民银行高安支行,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五)加强土地政策支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村乡村振兴需要,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市域内调剂收益优先用于重点村。调整优化重点村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支持新兴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村创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投入比例,优先统筹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乡镇、村庄公共设施等。(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六)加强各方力量支持。加强重点村定点帮扶,落实定点帮扶工作责任,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力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乡贤成功人士积极参与重点村乡村建设,为家乡建设“五美”乡村贡献力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本着尊重群众意愿、立足现有基础、适当超前的原则,坚持人与环境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在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明确乡镇村庄布局,衔接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并根据村庄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分类,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2022年完成全市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与局部相协调、效率与均衡并重、公平与包容相融合、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党建引领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有关规定,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传统民居、不砍老树、不盖高楼,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大拆大建,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红色名村,要留得住乡愁,保留修缮好特有的乡村历史文化印记。要重新认识、不断挖掘田园和乡土价值,扬农村之长、补农村之短,打造具有高安特色的美丽宜居秀美乡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二)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以“公司+农户”等模式对接市场,培育乡村文化、旅游、休闲、民宿、健康养老、传统手工艺、特色种养殖等新业态,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强化产业发展后续帮扶及政策支持,积极拓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知名特色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打造重点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畅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特别是要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等短板,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做足文章。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积极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乡土人才。持续实施消费帮扶,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扩大特色农产品上行。至2025年,重点村有一个以上特色产业,有条件的村建成一个电商快递综合站。(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供销合作社、中国邮政集团高安分公司、市工商联,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提脱离实际的目标,要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改造升级村庄道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公路项目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向进村入户倾斜。切实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2025年,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确保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改善河流生态和生产生活环境。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保障服务水平,推进燃气下乡入村,有序推动农村能源消费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深化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加快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实现“双千兆”网覆盖80%以上行政村,支持农村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加快建设乡村物流体系,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健全乡村双向物流配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到2025年,有需求的重点村建有一个快递服务网点。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供销合作社、中国邮政集团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分公司、人民银行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支行、国网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电力公司,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四)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1年完成现有户厕问题摸排,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力争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等导致的问题厕所,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逐步整改。加强无厕户、旱厕户改造提升,到2025年,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巩固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完善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日常管护,到2025年,基本完成宜居不迁并村庄整治建设和庭院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全面落实“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每个重点村长效管护工作有专项经费、专业队伍、专门制度,建设并有效运行集“投诉、反馈、整改、监督、便捷”为一体的“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推动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管护监督,到2025年,所有重点村全部纳入平台监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五)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到2025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培养“一专多能"农村小学教师。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条件,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逐步推进农村单户无子女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及托养工作,加强农村残疾人康复设施建设。深化“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市乡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强化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运营发展。提升改造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村级综合服务能力,建立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和有效提升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及信息化水平,大力开展便民服务、农业服务、医疗服务、党建服务等公共社会服务。(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妇联、市残联,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六)努力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从治理理念更新、治理体系优化、治理手段创新方面综合用劲、精准发力,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主抓手,加强重点村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党员示范引领,村民理事会、妇女小组长、志愿服务队等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阳光工程",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巩固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调解平台和调解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宣传部、 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七)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弘扬乡村文明。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阵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行善行义举爱心积分制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比选树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信用户。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礼俗,常态长效抓好殡葬改革,深入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整治偷盗、赌博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采取地方戏剧排演、送戏下乡、电影下乡、民间舞蹈队等多种方式丰富村民业余生活。(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各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健全省负总责、市狠抓落实、乡镇推进实施的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和沟通衔接,细化支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继续发挥民主党派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监督作用,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测帮扶。重点村要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严格落实公告公示和民主评议等要求,及早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对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的进行系统标注,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严格考核督察。将重点村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纳入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把重点村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暗访督导重点,对工作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格执行监督执纪问责,坚决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
(四)激发内生动力。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村级组织和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加大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实施力度,动员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群众投工投劳。坚持扶智扶志结合,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乡贤及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家乡乡村振兴大业。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及时总结宣传推广重点村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
附件: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十四五”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
筠阳街道院背村;蓝坊镇铜湖村;荷岭镇三桥村、石溪村;上湖乡岗上村;黄沙岗镇湖田村、枧溪村;灰埠镇钧山村、银树村;相城镇石梅村、官塘村;田南镇桥头村、上历村;建山镇青山村;太阳镇杨家村;新街镇源塘村;八景镇槐山村;独城镇南湖村、三皇村;石脑镇陈罗村、相山村、左家村;杨圩镇鲁家村、雷丰村;龙潭镇罗塘村;村前镇瑶元村;伍桥镇伍桥村、堎上村;汪家圩乡团山村、浮桥村;祥符镇南山村;大城镇金田村、邓龙村、赤土村;瑞州街道文昌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