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自省、市陆续出台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869”行动计划以来,我市积极融入、狠抓落实,不断做大做强工业能级,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奋力扛起工业大市责任担当。今年1-10月份,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完成工业产值545.22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营业收入532.19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利润总额29.97亿元,同比增长-10.61%。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锚定主攻方向,做大产业能级。将新能源新材料、建筑陶瓷等产业主动融入“869”行动计划,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不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编制《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3年)》,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在新材料方面拥有投资总额122亿元的6个隔膜新材料建设项目,在锂电池隔膜、聚酰亚胺薄膜以及挠性覆铜板等领域拥有较好发展优势。在绿色能源方面,引进有赛拉弗新能源、符阳新能源、远景能源等风电与光伏项目,已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效益日益显现。全市共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项目)69家,规上企业17家,今年1-10月份完成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超53。亿元,与去年保持平稳态势。建筑陶瓷产业方面,编制《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3年)》和《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陶瓷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引领陶瓷产业不断沿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当前高安建陶产业集群国有企业197家,其中陶瓷生产企业57家、生产线182条。今年1-10月份集群完成营业收入318.7亿元,同比增长4.21%,开窑率、产销率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7家,其中江西华硕陶瓷集团拥有华硕、瑞雪、新景象、萍乡华瑞、广东恩平五大生产基地,生产线超20条,年产能超1.9亿平方米,规模稳居全国前三,成功与鹰牌实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太阳陶瓷1600多家品牌直营店遍布全国;罗斯福陶瓷率先建立数字化工厂,今年以来营收实现50%以上的逆势增长,全年营收有望突破27亿元。基于完备的产业链条和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今年建陶基地被评为江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继续获评为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强攻项目建设,做大产业主体。深入开展产业赛道招商比拼大会战,成立“1+1+4”招商引资工作组,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首位产业、建筑陶瓷全生态产业链等开展产业招商。成功举办“瑞”锐意进取 “沪”赢未来2023江西高安(上海)招商推介会。今年以来累计签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领域项目工业项目33个,总投资122.5亿元。加大工业企业帮扶力度,健全落实四套班子领导分行业分领域挂点帮扶、项目管家、企业特派员、企业家季季谈等机制,有力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目前投资50亿元的远景科技风机项目一期竣工投产,投资60亿元的赛拉弗光伏组件、投资20亿元的道恒光伏组件均已开始设备安装。有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抓好技改项目扩产增效,罗斯福陶瓷、通瑞新能源、天孚科技等62家企业先后实施备案开展技术改造,技改备案总金额达37.28亿元。今年以来技改投资累计完成38.9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0.37%,较去年提高8.4个百分点。
(三)深化数字转型,提升产业韧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引进数字经济亿元项目5个,签约金额超过40亿,实际到位金额31亿。新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7家,在库企业达31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71.29亿元。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不断增加,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件,同比增长73.3%。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日益完善。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今年新增5G基站数量270个,累计建成5G基站1324个。开展宽带提速升级行动,500M以上宽带用户累计数11.29户,移动物联网用户累计数83.07万户。企业两化融合度持续提高。今年新增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贯标并获证书企业43家,新增1个省级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的“济民可信智慧供气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1481户,其中深度上云71户,企业上云上平台数位居宜春前列。今年9月份,我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市。
(四)聚焦扶优培强,激活产业动能。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先后组织召开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节水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赣出精品”等申报培训会8次,上门服务企业20余次,全面宣传贯彻各级各类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支持市场主体做优做强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二是政策兑现到位。为去年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等11项符合工业奖补政策的企业及时兑现各类奖励资金7000余万元,不断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创优创特。三是指导申报到位。今年以来新增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江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6家、江西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2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40家、宜春市企业技术中心5家,推荐3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威源民爆5G智能民爆工厂项目荣获5G+工业互联网赛道二等奖,创华再生资源申报国家废钢铁行业准入企业。
二、存在问题
因我市建陶企业大多建于2007至2010年,普遍存在设备老旧、能耗偏高、安全隐患凸显、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头部企业急需进行技改升级抢占市场份额,将日产1-2万平方米的小窑炉技改为日产3-5万平方米的大窑炉,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效果。但技改面临着产线更先进但产能会扩大、单位产品能耗更低但能耗总量会增加的现实矛盾,产能、能耗等要素缺乏严重制约了头部企业转型升级进展。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聚力产业升级,壮大工业根基。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招引培育。制定《2024年建陶产业优化升级工作要点》,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技改升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区域品牌、加快创建绿色体系五个维度加快建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力争建陶产业集群营收达420亿元。围绕打造宜春锂电产业配套基地的定位,主攻锂电池隔膜、储能、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专班服务推动重点项目投产,力争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突破70亿元并成功申报省级产业培育集群。
二是聚力招大引强,增强发展后劲。建陶产业重点聚焦高端原辅料、生产设计、现有企业扩产技改,精准招引一批优强项目。新能源产业通过整合商用车、源网荷储、分布式光伏示范县和光伏产业园等优势,大力招引头部配套企业、储能企业、锂电池下游应用企业,密切跟进协鑫集团、远景储能等头部企业洽谈落地。
三是聚力数智赋能,做大企业主体。深入实施领航企业攻坚、骨干企业做强、优质中小企业壮大的梯次培育计划,力争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培育 10亿级企业超过20家。20亿元以上企业3家。抢抓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入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的契机,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力争到2024年打造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L6级及以上企业20家,标杆企业80家,新增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各20家。
四是聚力扩容提质,做强园区平台。深化推进开发区改革,健全“管委会+创投公司、招商公司”运营模式,加快园区绩效考核改革,狠抓低效闲置土地盘活清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建立以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税收等指标为主的评价分类体系,将现有企业分为优先扶持、鼓励发展、提升改进、淘汰劝退四类,加快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保障头部企业技改扩产。加快绿色体系创建,组织太阳、罗斯福、蒙娜丽莎、瑞源等企业申报2024年省级绿色工厂,力争2024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3家以上。全面启动省级绿色园区创评工作,强化与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的沟通对接,力争申报成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