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

图片

高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时间: 2022-07-19 14:50 来源: 访问量:
【打印】 【字体:


一、园区概况

高安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7月,2017年7月获批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一园两区:高安工业园和建陶基地。总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了35平方公里,园区目前拥有企业近500家,规上企业159家,高新技术企业93家,基本形成了以锂电光电、高端装备制造、建筑陶瓷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2019年园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5.47亿元,同比增长9.84%。主营业务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8.76%。2006年3月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民营科技园,2007年创建省建陶基地,2014年1月高安工业园经省发改委批复为“省级绿色光源产业基地”,同年7月,经省科技厅批复为“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被列为江西省60个重点工业集群之一。2019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二、园区产业现状

近年,园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光源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锂电光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企业的快速聚集,园区产业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经济体量大、人才需求多等特点,园区“高”“新”特征正在显现,锂电光电、高端装备制造现成为引领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良好。主导产业经济运行情况:2019年工业园区拥有机械装备企业2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18.07%;主营业务收入87亿,同比增长17.7%。光电锂电企业7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2.3亿元,同比增长37.83%;主营业务收入71.5亿,同比增42.19%。

三、主要工作举措

近年来,园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和壮大,主动当好企业的“店小二”,以创新务实的举措和敢于担当的勇气,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把营商环境提升转化为园区发展优势。

(一)企业融资方面。加强了政银企三方对接,持续深化金融帮扶工作。鼓励银行机构主动与园区小微企业、成长型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进行对接,满足融资需求。充分利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银税互动”“银商合作”等平台,加强对各家银行上线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调度和引导,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需求,2019年向169家企业累计发放贷款8.4亿余元。加大了企业上市工作培训力度,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营造“想上市、敢上市”的良好氛围。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主板上市,推动科技型、成长性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及时拨付企业扶持资金,园区积极响应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按照合同兑现拨付企业扶持资金,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向数十余家企业拨付企业扶持资金或补贴2亿余元。

(二)产业优化方面。园区积极落实“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围绕锂电光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为主要内容,以龙工、通瑞、康铭盛等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原则,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高新园区产业实力。2017年先后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天孚5G高速光发射器件项目、投资60亿元的通瑞锂电隔膜项目、投资10亿元的龙锐旋挖机、平地机项目。2018年先后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品信科技项目、投资10亿元的辰扬新材料铝塑膜项目。2019年先后引进投资1亿元的航空航海流体安全输送DCC项目、投资1亿元的锂电池储能项目和投资20亿元的齿轮项目以及投资122亿元的新材料高新产业园项目。2020年先后引进投资10亿元的银泰福光电项目以及中天仁手机项目等。现正加快推进新材料高新产业园项目,着力培育锂电池产业集群,拟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三)企业用工方面。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在线对接、现场咨询、现场签约,解决技术难题和人才难题。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百余场,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宜就业,优先满足市内企业用人需求,为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申报各级应用技术研发项目、专利及科技成果,奖励技术能手,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加快园区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氛围。举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职业学校与本地和市外的企业对接。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方式,整合资源共享共建,实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解决用工缺口2万余人。以建设科创城、高安东项目区等为载体,推动创新型、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集聚。

(四)园区管理方面。一是强化土地管理,开展了低效闲置土地清理行动,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强化了对在园企业投资强度、亩均收益的硬约束,推动闲置土地的二次开发和利用,2019年以来园区已清理低效闲置用地950亩。二是严抓财税管理,针对企业税收、配套设施费等税费欠缴漏缴情况进行清理,加大企业税费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维护园区财经工作有序开展,良性循环。三是探索问题企业善后管理,积极寻求“断链企业、僵尸企业”的接盘破产处置办法,逐具应对能力,帮助企业渡过险关、难关,维护好政府和其他债权人权益。四是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恶意阻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的黑恶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共处理3起涉恶涉乱事件,有力维护了园区正常秩序,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五是制定了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按照A、B、C、D四类将企业进行分级,优先发展A类企业,支持发展B类企业,提升发展C类企业,限制发展D类企业,推动优质生产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全力支持亩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优先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逐步完成雨污管网改造,在雨污管网大清查的基础上,理顺主次管网功能,提高管道雨污收集能力。2016至2019年,园区共投入39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一期、二期及有训路污水管网建设;2019年启动了雨污主管网进行疏通,目前已完成约15公里,预计投入299.2万元;累计投入23.8万元用于机器人管道检测,对发现的22处破损、错接位置进行了修复,修复改造投入36.27万元。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发挥地下管道和终端处理设施最大作用;二是升级改造园区主干道。按新标准改造园区新世纪大道、通城大道等老旧道路,有效提升了园区交通运力。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按照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帮助企业减轻前期资金压力,缩短投产周期,实现“拎包入住”。2019年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8万㎡,收购企业标准厂房13万㎡,2020年已启动第二期3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科创城内10万平米高端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四是全面提升园区形象。2019年共拆除“蓝棚绿帽”、破旧厂房2000余平米。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整治园区内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百余次,洒水车、清洁车保持每日运行,维护园区日常环境卫生。园区主干道美化工程、亮化工程齐头并进,全年绿化投入约2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0余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编好发展规划,科学统筹布局

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区位特色、资源和环境条件编制好园区发展四个规划,科学合理界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定位和建设运营模式,高质量推进高新园区建设。一是编好高新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界定明晰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城镇化的理念建设园区,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配套,走园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开发建设相互促进的产城融合之路。二是编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锂电光电、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式、措施,为园区招商引资、产业扶持、基础配套等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三是编好高分子材料主题产业园规划,加快推行“园区+主题产业园”开发模式,构建产业发展体系,精心布局各类产业园、促进主题产业园实体化发展。四是编好万亩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规划,抓住龙工、龙锐等智能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大力引进龙头、配套等企业,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扩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

(二)坚持项目为王,力促签约建设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一号工程”, 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真的担当,抓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突破。紧盯投资效果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因企施策、精准发力,整合各种资源,为好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能,严格履行招商引资协议,按要求落实税费、融资、社保等系列优惠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形成服务招商引资合力,努力使招商项目尽快形成有效投资,产生可持续的良好效益,力争完成引进投资1亿以上项目5个以上,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的目标任务。秉持发展“一盘棋”的理念,做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与协调工作,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行政资源,在项目用地、用工招聘、项目融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天候服务,扎实推进总投资122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聚酰胺(PI膜)项目、投资12亿元的聚酰亚胺(尼龙膜)项目的落地开工,重点推进通瑞二期、辰扬二期、康铭盛二期、龙锐二期、智展齿轮、中天仁、奥斯朗型材、畅业高端液压软管等20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全力促进天孚光电项目投产以及品信通讯项目达产达标。

(三)夯实发展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和企业成长需要,进一步夯实投融资平台、创新平台、创业平台和项目承载平台。一是夯实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园区创业投资公司,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推进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融资能力。创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积极探索集中授信、集合发债等融资方式,研究建立园区产业引导基金,鼓励企业通过股权交易和二级市场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平台,在科创城已完成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全面动工建设,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创新成果与企业应用有效衔接,建立智能制造、锂电光电等产业的联合实验室,提升园区在创业指导、成果转化、空间保障、项目对接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为企业创业创新、科技型企业孵化和高端人才集聚提供有效保障。三是打造返乡人员创业平台,以25万平方米的智慧终端电子产业园和智能制造配套产业园为依托,加快相关标准厂房建设,吸引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企业入驻,为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本地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便利的条件。四是打造项目承载平台,加快高安东项目区4300亩用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好项目、大项目引进栽好“梧桐树”,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四)强化园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推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配套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推动优质生产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探索实施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工业性投资等为主要指标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突出正向激励和方向倒逼,进一步规范园区企业管理。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不断强化对在园企业投资强度、亩均收益的硬约束,扶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或有序退出,同时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和“僵尸”、散乱污企业的清理力度,推动园区“腾笼换鸟”、土地“二次开发与利用”等。

(五)注重形象提升,打造亮丽名片

按照“产城融合”标准,进一步美化园区环境,全面提升园区形象,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客商及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经济综合体的亮丽名片。一是聚力完善配套设施,在象山湖周边规划建设园区商业、休闲服务中心工程,强化园区生活功能,塑造充满活力的园区空间。二是全力促进道路改造,对老园区破损道路进行黑化、绿化、亮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园区交通网络、提高园区绿色覆盖率、亮化园区夜景。三是大力推进雨污管网建设,全面落实生态环保理念,高标准完成企业内雨污管网建设和雨污分离收集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省委巡视检查。力促杨家湖项目区污水管接网工程动工建设,实现园区污水全部纳管收集处理,高效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政务微信
高安政府网政务公众号
政务微博
高安政府网政务微博
新媒体
  • 高品高安微信公众号
  • 《高品高安》APP
  • 高安发布视频号
  • 高安发布抖音号
  • 高安发布微博
  • 高安公安微信公众号
  • 畅行高安微信公众号
  • 高安文旅微信公众号
  • 魏生态高安微信公众号
  • 高安司法局微信公众号
  • 生态高安微博
  • 自然高安微信公众号
  • 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民中心微信公众号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赣政通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