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各界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劳动关系法律政策,营造我市良好的用工环境,现将用工过程中常碰到的一些法律常识分享给大家。
1.企业招用劳动者是否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自次月起至一年内计付双倍工资。
2.劳动者拒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应及时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但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抵押金、抵押物等费用是否合法?
不合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劳动者有效身份证件,或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4.用人单位雇佣童工是否合法?
不合法,用人单位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涉及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
5.用人单位不按约定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6.用人单位如何合理合法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及生产经营需要可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但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应与原来相当以及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7.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注意什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或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则提前三日通知。
8.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存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欺诈隐瞒致使劳动合同无效以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或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怎么计算?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0.员工遭遇工伤怎么办?工伤待遇如何享受?
员工遭遇工伤,应先向用人单位进行报告,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认为不是工伤的,劳动者可在1年内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广大劳动者切勿轻易相信司法黄牛的蛊惑。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可以按照下述的标准进行工伤待遇的主张。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