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建筑陶瓷、光电、锂电、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制造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促进我市工业崛起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取得的成就和主要经验做法
1、经济指标稳中有长。截至2020年底,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实现产值499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营业收入486亿元,增长4.2%,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 ,同比增长18%。
2、建陶产业做大做强。高安建筑陶瓷成功列入全省64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0个示范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列入到全国第一批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之一。2019年全市建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6.2%,高安成为全国第二大建陶主产区,被列为宜春市唯一家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并获批国家 建议修改为国家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高安建陶基地成功跻身中国建材园区20强;产能达到8.5亿平方米,占全国瓷砖的十一分之一,产区地位跻身全国第三。
3、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投资60亿元的锂电产业龙头项目通瑞新能源已有8条锂电隔膜线全面建成投产,全部16条建成后能实现高端湿法隔膜8亿平方米年产能,年产值达40亿元;康铭盛光电增势强劲,全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9亿元,同比增长40%;亚中电子新上LED光源透镜二次配光项目建成投产,正积极筹备上市;投资10亿元的天孚科技项目和辰杨新材料铝塑膜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4、装备制造增势强劲。我市装备制造企业龙工、龙锐、璐克斯机械三驾马车错位发展、抱团做强。江西龙工机械叉车整机项目全面投产,生产经营规模呈成倍增长,实现主营收入13.5 亿元,同比增长 42.6 %;江西龙锐公司投资10亿元的旋挖机、推土机、平地机项目近期顺利竣工投产,达产后年将新增产值11亿元。璐克斯机械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主营收入增长9%,产品出口欧盟,成为流体快速接头细分领域行业小巨人和单打冠军,跻身宜春市20家外贸出口先进企业之一,企业成长性良好。
二、“十四五”期间的推进工业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为基础,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延伸链条、提高效益”为抓手,加速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发展思路
积极融入南昌大都市圈的发展,科学规划和推动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升级发展,全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倍增发展,实现工业生产清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2、主要举措
(1)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按照“环保优先、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总体要求,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上下游配套、分工协作完整的建陶全产业链。紧紧围绕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绿色化定位,全力推进济民可信集中供气,腾出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环保、能耗的发展空间。出台能耗水平、产能、产值、税收相互匹配的“单位能耗税收”综合评价体系及推行分类管理办法,全力推动建陶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盘活僵尸企业。加强府院联动,加大“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力度,引进优质企业兼并重组,严格禁止转租转包行为。二是科学能耗分配。探索推行“单位能耗税收”评价办法,按评价结果重新分配能耗指标,确定单位能耗税收平均水平,对单位能耗税收高于设定水平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能耗指标分配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培优扶强龙头骨干企业。三是淘汰落后产能。依据“单位能耗税收”综合评价体系及分类管理办法,对能耗高、占地大、产值低、税收低等综合评价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自然淘汰一批租赁、仿制、散乱污企业。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筑巢引凤。全力搭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长平台,加速扩园满园,加速推进总投资122亿元手机赌博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恩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推进通瑞新能源科技9-12号生产线、聚酰亚胺(PI)薄膜材料项目、聚酰胺薄膜材料项目和干法薄膜等项目建设,争取尽快竣工投产、达产达标。二是做优存量。重点扶持亚中电子、天孚光电、康铭盛光电等龙头企业,全力帮扶主力 建议修改为 助力重点企业释放产能,力争实现高安本土企业主板上市零突破。
(3)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对龙工大叉车、龙锐机械、南特东腾工程机械、奥朗斯、璐克斯等骨干企业实施培优扶强,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同时融入南昌大都市圈发展,积极寻求为江铃集团等省内大企业大集团做配套零部件生产加工,壮大装备制造产业规模。
三、下步打算
1、强攻工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按照育龙头、聚集群、抓升级、强品牌、促转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兴发展动能,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着力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具有高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新型产业体系。
2、强化产业配套,完善上下游链条。做大做强建筑陶瓷、光电、锂电和先进装备为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注重资源整合和上下游链条完善配套,着力提高企业集约化、生产绿色化、产品精深化、品牌高端化水平。
3、狠抓项目建设,以投资拉动发展。突出投资拉动,充分发挥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对促进工业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密切跟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签约项目抓动工、动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达标。重点推进济民可信集中制气、通瑞新能源、龙锐旋挖机、天孚科技等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尽快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4、聚焦产业升级,助力中小微做强。鼓励和扶持企业加速推进技术改造,提升高端化、智能化和成套化水平,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和车间,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企业技术改造和着力培育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企业经营者参加各类高端培训,搭建起专家教授与企业经营者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附件: